电视节目电影化制作,从摄像机的改变开始。以佳能5DII为代表的视频单反开创了“电影感”画面的先河,接下来各个厂家推出了价格更加贴近电视制作的35毫米数字摄影机。再接着,以蔡司CP.2为代表的面对高端电视应用的定焦PL口镜头也风靡市场。
很多电视节目,如电视剧、广告、宣传片、短片、微电影,甚至是人物访谈和专题讲座都开始使用电影全画幅的设备进行前期拍摄。我们最熟悉应该是《舌尖上的中国1&2》。
关于前期的装备,这篇文章不详细说了。如此,我们得到了和电影一样效果的原始视频素材。这些素材经过剪辑,组成一个有叙事内容的片子,再加上字幕、声音,这是电影化的制作了吗?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个深后期的艺术品。从拍摄完成,工作算是做了一半了。那么,电影的后期除了剪辑和配音,还有什么和电视不一样的地方呢?
调色。电视也有调色,但电影的调色比电视要复杂得多。调色会分成一级一级地去调,一个简单的人物中景可能会有5到6级的调色。整体曝光设定,画面色温色调及饱和度调整,前景背景分别调色,高光低光分别调色,特殊颜色处理,画面局部色彩调整,等等。而且,电影的调色往往在无压缩的RAW文件基础上进行。
这里的调色就不是简单的一个非编软件就能解决的了。我们需要更专业的软件,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Davinci,还有更高端的Smoke,以及宽泰的Pablo。
特效,一提起特效,我们做电视的人马上就会想起After Effcets。在电影,说起特效会想起的是Discreet,Smoke,还有宽泰的Pablo。AE很好,但AE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放在电影处理上就捉襟见肘了。
还有3D立体影像制作和调整。虽然有些非编软件也有一些方便的3D调整工具。但卡梅隆是拿什么来做他苦心等待了十年之久的《阿凡达》的呢?答案是宽泰。
当然剪辑还是必不可少的。在胶片时代,剪辑是用专门的刀在胶片上剪,然后拿胶带粘。后来,通过胶转磁把胶片内容转到磁带上,再把磁带采集到非编,由非编剪辑。剪辑完之后套到数字中间片上做效果。再把数字中间片转回胶片。这转来转去的流程又累又烦,既费时间又费金钱。可胶片电影就是这么做的。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国内的电影需要拿到国外去做后期。
让我们回到现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吧,从影片拍摄开始,胶片就不见了。一开始,素材就以RAW文件的形式存储于数据卡上,不同于电视常见的视音频文件,很多非编软件不能直接支持剪辑。
以下,介绍RAW文件的电影后期制作流程。
首先,需要把RAW文件转码成视频文件给非编去剪辑。然后把剪辑好的时间线送到调色软件那儿,调色软件利用这个时间线对原始的RAW文件进行调色,输出一个调好颜色的版本。之后送到特效软件做特效,然后是字幕,最后合成输出成片。
这是一个数字电影的后期流程。看上去没什么问题。最开始有个转码,然后有两次渲染输出。需要几个软件协同工作。
但,这里面其实隐藏了巨大的风险。试想,到最后合成阶段,导演提出特效不对,调色不行,或者剪辑需要改动。现在怎么改呢?按照这个流程,就是得从头再修改一番。再次渲染输出。再次用其他软件去做。这样,执行这个事情的人和导演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软件可以把这些事情都做了呢,而且到了最后输出之前还可以轻易地去改动之前的任意一个环节上的调整呢?
答案是肯定的。
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了。前面多次提到了宽泰的Pablo。它可以。而且,它是顶级的电影后期系统,参与好莱坞很多片子的制作。
讲了这么多关于电影后期的话。但我们都是做电视的。Pablo这个级别的系统,恐怕没有机会去用。咱们做电视的,还是得用RAW文件转码给Avid MC然后时间线输出给Davinci调色,再渲染输出回Avid MC,用AE做特效,最后合成。我们还是不得不忍受多次转码的低效率,以及修改起来的繁杂,是吗?
现在给出的答案是,我们有Macro。
用电视编辑软件的价格拥有电影后期系统Pablo的全套功能。就像我们熟悉的“Macro”-微距,把小的东西拍得宏伟。这套系统,让电视拥有强大的后期,媲美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