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 | 专注恐龙二十年:从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的特效传承

2015年6月12日上映的《侏罗纪世界》,恰恰在《侏罗纪公园》首部曲(1993年6月11日)上映后的22年后上映。当那些童年印象中的恐龙又一次席卷大银幕,瞬间引发了全球影迷的观影热潮,影片创造了全球开画记录,累计票房超5亿美元。

传承22年,辉煌再续,从首部曲《侏罗纪公园》到《侏罗纪世界》,大银幕上的恐龙耗费了一代代特效人的心血,见证了好莱坞近二十年来的特效传承。

侏罗纪恐龙特效教父

丹尼斯·穆伦(Dennis Muren)

丹尼斯·穆伦(Dennis Muren),好莱坞特效界的传奇人物,1981年到2006年短暂的二十五年间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提名,其中6次最终拿下大奖。从影多年,丹尼斯·穆伦是导演斯皮尔伯格和詹姆斯·卡梅隆的御用特效,参与过《侏罗纪公园》、《终结者2》等多部知名影片的视觉设计和指导工作。

丹尼斯·穆伦是ILM(工业光魔)的真正实干家,他也是斯皮尔伯格钦点的《侏罗纪公园》电影特效总指导。在1993年以前,很多好莱坞电影人都想拍恐龙类题材的电影,但是因为来自技术尤其是视觉特效方面的巨大压力,不得不放弃这种想法。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而言,想在大银幕上展现栩栩如生的远古恐龙,简直比登天还难。

 

《侏罗纪公园》电影剧照

当斯皮尔伯格产生了拍摄《侏罗纪公园》的想法,他首先想到了当时特效界最著名的工业光魔公司。工业光魔的老板乔治·卢卡斯则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丹尼斯·穆伦。即使强如穆伦,面对这个艰巨的挑战,也出现了片刻的迟疑,他回忆道:“在拍摄《侏罗纪公园》之前,我们拍摄了《终结者2》,花费了许多气力,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做了很多测试,来验证怎样才能拍出活灵活现的恐龙。尤其是模拟恐龙皮肤时,我们尝试了多种计算机算法,来保证恐龙表皮的完整不开裂,并在我们认为合格的画面定格下来。”大银幕上的恐龙最终依靠电子动画技术和计算机模拟得以问世,而这些近乎原创的新技术对后来的好莱坞CG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银幕恐龙的视觉新生

《侏罗纪世界》电影剧照

蒂姆·亚历山大,好莱坞特效界的明日朝阳,22年前当《侏罗纪公园》首部曲上映时,亚历山大还是个初出茅庐的视觉特效界小菜鸟,22年后,他已经是《侏罗纪世界》的当家特效指导,而他也凭借着《侏罗纪世界》,成为当代好莱坞最受瞩目的特效新星。

除了亚历山大之外,《侏罗纪世界》还邀请了丹尼斯·穆伦担任特效指导,这对新老搭档明显碰撞出了崭新的火花。经过了20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比起早期的侏罗纪电影里的恐龙,侏罗纪世界中的恐龙又很多新的改变。

 

《侏罗纪世界》电影剧照

首先《侏罗纪世界》使用了大量的CG技术,而不是像早期主要依靠电子动画,而且他们使用了最新的表情捕捉技术来模拟恐龙的表情,亚历山大解释说:“我们让工作人员装上恐龙尾巴和各种道具来模拟恐龙并捕捉他们的表情。”另外,亚历山大为首的特效小组还使用了全新的肌肉和表情模拟技术来表现恐龙的皮肤状态和运动姿势。

最令人震撼的是,《侏罗纪世界》创造了一只50英尺长,几吨重,奔跑时速35公里的恐龙霸王——D-Rex掠食者恐龙。为了显示出D-Rex掠食者恐龙的威武霸气,特效小组结合了犀牛,河马,大象,鸵鸟在内的动物的动作形态来表现D-Rex掠食者恐龙的运动姿态和狰狞外表。